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02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小港講堂佛學講座 佛光人學《法華經》成佛之道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小港講堂佛學講座 佛光人學《法華經》成佛之道

【人間社 邱錦清 高雄報導】 2024-05-28
「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,都可以成佛」是《法華經》的核心思想。佛陀紀念舘知客室外事主任妙麟法師,5月26日於佛光山小港講堂佛學講座主講「從《法華經》談成佛之道」,吸引120名信眾前來聆聽。講座中,妙麟法師特別強調成佛之道的規劃,並將人間佛教的三好和四給結合起來,為信眾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建議。

妙麟法師表示,《法華經》在佛教中是一部重要的經典,其核心理念強調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,都有成佛的潛能。人人都有佛性,三世諸佛開悟在《楞嚴經》,最後聽聞《法華經》而成佛。此經典總攝八萬四千法門要義,是五千五百卷經的精髓,乃諸佛證悟實相的經典。其核心在於「會三歸一」,即「妙法」揭示了三乘歸一的宗旨,指引三乘回小向大,最終歸於一佛乘。

《法華經》既包含諸佛真理,又貼近眾生需求,是佛陀為引導眾生而設的智慧之門。唯有行菩薩道,才能通往成佛之途。這些善巧方便的目的,旨在引導眾生回歸至大乘法門,猶如大海收納百川。如《法華經》所云「先以欲勾牽,後令入佛智」,佛陀因應眾生不同的根機,利用善巧方便,讓其逐漸了解佛法,啟發智慧,覺悟成佛。

妙麟法師進一步詮釋,佛陀為教化上中下不同根機的眾生,運用很多譬喻,以生動有趣的故事、戲劇化的內容,來說明佛法的妙理、真義。如「火宅喻」、「窮子喻」、「藥草喻」、「化城喻」、「衣珠喻」、「醫子喻」及「髻珠喻」等故事,說明每個人都有顆「摩尼寶珠」,只是被塵勞封鎖。佛性內在,人人本具,皆有成佛的潛能。只要認識到這一點,就能增加對學佛、成佛的信心。

《法華經》的成佛之道可在日常生活實踐,以慈悲心行善,發大願心,處處見佛,並堅持至終,即可通達大智,到達彼岸。學習蓮花般出塵不染,給人帶來清淨;持續地清淨六根,以慈悲喜捨的心安住,給人歡喜;尊重個人佛性,持名念佛,實行四行安樂,信奉淨土,並持續發心修行菩薩道,就能成佛。

講座尾聲,妙麟法師獻唱〈菩薩的心〉讚頌菩薩慈悲無私的精神,彷彿父母般無悔付出。再帶領信眾唱出「天上天下無如佛,十方世界亦無比;世間所有我盡見,一切無有如佛者。」並將功德回向給眾生共成佛道,續行星雲大師的法教,發願「我是佛」。
12345678910第1 / 206頁
追蹤我們